近日,云南省工商联与凉山州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知名民营企业与凉山深化合作暨“万企帮万村”座谈会在昭通举行,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广泛参与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承担社会担当。云南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陈放及相关领导出席座谈。
陈放在发言中表示,此次座谈会是众多民营企业与凉山州合作的起点,省各级工商联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搭建发展平台,引导和推动更多的民营企业家到凉山投资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特色产业、生态建设和现代服务业,为凉山加速资源转化、市场开拓和要素集聚,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作出贡献。各民营企业也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机制、技术、市场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着力解决贫困村贫困户最迫切的难题;引导和支持省内外民企依托凉山州资源优势和战略地位,参与凉山州优势资源开发与利用,共同打造一批优势突出、示范效应显著的产业合作项目。鼓励和支持省内外民企进一步强化在能源、矿产、农业、旅游等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挖掘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合作机遇;引导和支持省内外民企参与凉山交通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产业发展等重大项目建设。但是有一点,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帮助凉山人民改善物质生活,致富奔小康,更重要的是要进我们所能,实现凉山人民的精神脱贫,从观念和认识上重塑,让他们重拾信心。
大凉州位于川滇交界处,总人口470万,彝族占半数以上,境内6万余平方公里几乎都是山地,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交通闭塞、生态环境恶劣,州辖17个县市中有11个为国家级贫困县。在大多数彝族聚居的山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这是大众对凉山的普遍认识。然而,真正让凉山走进众人视野,引起各界关注的,确实网上疯传的一篇被誉为“最悲伤的小学生作文”。“爸爸四年前死了。”这是作文《泪》的第一句话,而后文,讲述了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与妈妈相依为命,最终却目睹母亲因病去世。短短300余字,在网络中传播多日,无数网友感叹这是“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文章的作者是云南凉山一名四年级的学生,今年12岁的木苦依伍木。12岁的木苦依伍木,她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功课,放学还要照顾同在宝石小学三年级和学前班的两个弟弟以及年迈的奶奶。还要喂猪种地以及干其他繁重的农活。
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和贫困山区,和木苦依伍木有着类似遭遇的孩子不在少数,这群孩子虽然不幸但依旧保持着纯真,贫穷的生活也没有磨灭他们求学的渴望,他们独立、自强,他们需要的是有更多的正能量能够让他们看到希望,帮助他们改变命运。
世纪集团作为云南省光彩理事会副会长单位,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将社会责任的履行作为一项必须和重要的重要来抓,扶贫攻坚更是当前形势下世纪集中精力开展的一项重大工程,不仅积极参与捐资助学事业,还充分利用自身电商平台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农业服务为支撑,为基层百姓解决实际难题,带领当地百姓致富奔小康。
凉山扶贫工作也是世纪一直以来重点关注的扶贫项目,对于投身凉山扶贫事业,对于如何精准扶贫,世纪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路和想法。扶贫解困有很多种方式,并不仅仅是金钱方面的,更重要的是科学文化知识的扶贫与解困,授之于鱼步入授之于渔。物质上的救济扶贫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向贫困地区引进更多的科学技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才能让大凉山深处的各族人民共同享有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果,才能用改革开放的发展理念彻底改变目前的贫困现状。 《韩非子·喻老》中曰:“志在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意思是人的意志最艰难的地方,不在于战胜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的弱点。对于大凉山等众多贫困地区的人民来说,让他们树立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勇气是最重要的,对于那些种贫困家庭来说,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是最重要的。不管采取怎样的精准扶贫措施,自信、自爱、自重和自强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首当其冲的精神扶贫。让广大贫困地区的少年儿童和青壮年朋友拥有学习的权利,就是精神和信心的精准扶贫。
在接下来的扶贫工作中,世纪也将始终以“万企帮万村”为指引,按照自身精准扶贫方案,结合对接县镇事情,认真开展调研和走访工作,切实了解地方需求,找准扶贫方向和策略,希望通过企业与地方的共同努力,在每一个凉山人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使企业发展和凉山脱贫致富实现双赢。
又讯 精准扶贫会议后,为更加准确、细致了解对接村镇实际情况,让扶贫工作早日落地,5月13日,集团旗下汇力网相关人员驱车前往帮扶对象布拖县九都乡九都村,实地查看当地农业种植现状,并与当地负责人就地方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开展了深入交流,结合集团自身产业特点,因地制宜,详细规划扶贫思路,让扶贫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成效。